在四川凉山州宁南县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基层干部李明勇用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作为当地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员,他的故事折射出基层工作的艰辛与荣光。
交通不便是李明勇面临的首要难题。宁南县地处大凉山腹地,山高路险,许多村寨至今未通硬化路。李明勇经常要徒步数小时才能到达偏远村组,他的背包里总是装着干粮和手电筒,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走访任务。这种用脚丈量民情的工作方式,让他对辖区每一户家庭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产业基础薄弱是制约当地发展的关键瓶颈。李明勇深入调研后,发现当地适合发展高山特色农业。他带领村民试种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并积极对接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经过三年努力,他负责的片区建成了2000亩特色种植基地,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教育落后问题同样牵动着李明勇的心。他推动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动员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生。每逢开学季,他都要逐户走访,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在他不懈努力下,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从85%提升至98%。
干群关系疏离是基层工作常见困境。李明勇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院坝会制度,每月在村民院坝召开座谈会,倾听群众心声。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让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期,李明勇曾连续三个月没回家。妻子生病住院,他也只能通过电话表达关心。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正是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缩影。
如今,宁南县已实现整体脱贫,但李明勇的脚步并未停歇。他正带领村民谋划乡村振兴新蓝图,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他们的坚守与担当,正在改变着大凉山的命运。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