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法院:司法为民的基层实践与创新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凉山州宁南法院作为基层司法机构,始终践行司法为民理念,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然而,山区法院的特殊性也使其面临着独特的发展挑战。

地域特殊性带来的司法服务难题是宁南法院首要面对的困境。辖区多为高山峡谷地形,群众诉讼存在交通不便、成本高等现实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法院创新推出马背法庭“车载法庭等巡回审判模式,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最偏远的村寨,真正实现让法官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司法便民目标。

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意识培育是另一个关键课题。宁南作为多民族聚居区,部分群众仍保留着传统纠纷解决方式。法院通过双语审判、民俗调解等创新举措,在尊重民族习惯的同时普及现代法治理念。特别设立的石榴籽调解室,由熟悉民族语言的调解员参与,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

智慧法院建设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同样值得关注。虽然宁南法院积极推进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建设,但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技术应用的深度。为此,法院采取外引内培策略,一方面争取上级法院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加强干警信息化培训,逐步提升智慧司法水平。

在案件审理方面,宁南法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实践创新。针对辖区金沙江流域生态保护需求,建立环境资源案件专业化审判机制,探索恢复性司法模式,将生态修复情况纳入量刑考量,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宁南法院的实践表明,基层司法创新必须立足实际需求,在便民利民上做文章,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未来,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效率与公平、专业与便民的关系,仍是山区法院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通过不断优化司法服务供给,宁南法院正走出一条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司法为民之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