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州宁南县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基层干部周应德用实干精神谱写了一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动人篇章。这位扎根乡村的党员干部,面对当地发展的重重困境,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宁南实际的特色脱贫之路。
地理条件制约与产业突围
宁南县地处大凉山腹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等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当地发展。周应德深入调研后发现,传统农业难以突破发展瓶颈。他带领村民考察学习,最终确定发展特色种植业。通过引进优质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建立合作社+农户模式,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如今,宁南县的特色农产品已远销省内外,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思想观念转变与技能提升
在脱贫过程中,周应德意识到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因素。他组织村民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授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逐步转变了群众的观念。同时,他推动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让村民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种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式,为宁南县培育了一批致富带头人。
基础设施改善与民生保障
周应德深知,要彻底摆脱贫困,必须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他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完成了村组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他特别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建立帮扶机制,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为宁南县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周应德的带领下,宁南县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位基层干部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系群众、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取得胜利。如今,宁南县正朝着乡村振兴的新目标稳步迈进,周应德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基层干部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