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近年来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振兴模式,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
在产业发展方面,宁南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培育蚕桑、烤烟等特色产业。当地建立党员示范户制度,通过技术培训和市场对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然而,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农产品仍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宁南县通过整合各类资金,在交通、水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受制于山区地形和资金限制,部分偏远村组的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影响了产业发展的均衡性。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宁南县实施归雁工程,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同时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但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缺乏、基层干部队伍老龄化等问题制约着乡村发展后劲。
文化振兴方面,宁南县注重挖掘彝族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建设文化广场、举办民俗活动等方式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关系,仍是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生态振兴成效显著,宁南县推行党建+生态模式,党员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部分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组织振兴方面,宁南县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但在一些村组,仍存在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宁南县的实践表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未来需要在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