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凉山州宁南县南苑社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宜居社区建设的新路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平衡资源分配、提升居民参与度、完善基础设施成为关键问题。
资源分配不均制约社区发展
南苑社区位于宁南县城乡结合部,人口结构复杂,既有原住居民也有新迁入的务工人员。不同群体对公共资源的需求存在差异,导致社区服务难以全面覆盖。社区通过建立网格化+大数据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居民需求,但如何精准匹配资源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老旧小区改造进度缓慢与新建区域配套设施滞后的矛盾尤为突出。
居民自治机制有待深化
虽然南苑社区成立了多个居民议事会,但实际参与度不高,部分居民仍保持等靠要的被动心态。社区工作者反映,许多惠民政策在落实时遭遇最后一公里梗阻。为此,社区尝试引入积分制管理,将环境卫生维护、志愿服务等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奖励,逐步培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这种模式能否持续激发内生动力,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生态宜居与产业发展的平衡
作为宁南县重点打造的示范社区,南苑在推进绿化工程时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社区内小型加工厂与居住区混杂,噪音和污染问题时有发生。近期启动的退二进三产业调整计划,将逐步迁出低端制造业,引入社区便民服务业。这一转型能否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改善的双赢,关系到社区的长远发展。
文化认同构建任重道远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南苑社区原有多民族混居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习俗的认同感减弱,而新居民又缺乏归属感。社区通过举办火把节、彝族年等民俗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但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区生活有机融合,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南苑社区的实践表明,宜居家园建设不仅是硬件提升的过程,更是社会治理创新的系统工程。未来需要进一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每个居民都能在社区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