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县人大主任工作职责与履职情况解析

凉山州宁南县人大主任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领导者,其履职成效直接影响县域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深入剖析。

职责定位的精准性问题成为首要考量。部分人大主任对监督者与决策者双重身份的平衡把握不足,容易陷入重程序轻实效或越位监督的误区。宁南县作为凉山州重要县域,人大主任需在民族地区治理、乡村振兴等重大议题上找准切入点,避免将法定职责简单等同于会议召集和文件签批。

监督实效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短板。在生态环境保护、民生项目推进等监督工作中,存在调研深度不够、跟踪问效乏力等现象。例如对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后续扶持的监督,需要建立问题清单销号机制,而非停留于年度审议层面。如何将法律监督与群众关切有机结合,是提升履职质量的关键。

代表作用发挥不充分制约着人大工作活力。宁南县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占比虽高,但部分代表履职能力与新时代要求存在差距。人大主任在组织代表培训、搭建履职平台方面尚需创新,特别是在引导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收集民情民意等方面亟待加强机制建设。

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值得重视。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要求,部分人大主任存在知识更新滞后、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需要强化对数字经济、生态补偿等新领域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宁南县人大主任在依法履职基础上,重点强化三方面能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的把控能力,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二是增强调查研究的穿透能力,建立问题发现-跟踪监督-效果评估闭环机制;三是创新联系群众的组织能力,通过代表联络站数字化改造等方式拓宽民主渠道。只有将法定职责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切实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