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县政法委书记工作职责与最新动态解析

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作为四川省重要县域,其政法委书记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与法治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一岗位面临着传统职责与新形势要求的双重考验。

基层治理体系衔接不畅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政法委书记需要统筹公检法司等多部门资源,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间协作机制仍存在信息壁垒。近期宁南县推行的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正尝试通过数字平台打破这一僵局,实现矛盾纠纷的实时预警与联动处置。

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效果待提升也是工作难点。宁南县彝族人口占比超过40%,传统习惯法与现行法律体系存在认知差异。政法委书记牵头组织的双语普法进村寨活动,采用彝汉双语讲解典型案例,今年已覆盖全县13个乡镇,显著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知晓率。

乡村振兴中的风险防控方面,伴随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项目的推进,土地纠纷、劳务合同等新型矛盾逐渐显现。政法委系统通过建立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项目立项前组织法律专家开展合规性审查,有效预防了多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队伍建设与资源配备不足制约着工作效能。宁南县山区面积广袤,基层政法干警力量相对薄弱。近期推行的一村一辅警制度,通过培训本地青年充实治安防控网络,同时借助雪亮工程补足技术短板,形成了人防技防结合的新格局。

当前宁南县政法委书记正推动建立三调联动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资源,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实现一站式服务。这种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