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白水河滑坡灾害原因及防治措施全解析

地质构造与滑坡灾害的内在联系
凉山州宁南白水河地区地处横断山脉东缘,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带发育明显。该区域岩层以砂板岩为主,受长期风化作用影响,岩体破碎严重。特殊的地质背景为滑坡灾害埋下隐患,尤其在雨季降水渗透后,岩土体抗剪强度急剧下降,极易诱发坡体失稳。

人为活动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近年来,白水河流域水电开发、道路建设等工程活动显著增加。部分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边坡开挖不规范、排水系统设计缺陷等问题,破坏了原有地质平衡。当地居民在坡地开垦耕作的行为,进一步削弱了表层土体的固结能力,加速了滑坡隐患的形成。

极端气候的触发作用
宁南地区属于典型干热河谷气候,年降雨量集中且强度大。短时强降雨导致地表径流快速下渗,不仅增加了坡体自重,更在岩土接触面形成润滑层。2020年8·13特大暴雨期间,白水河流域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直接引发了连锁式滑坡灾害。

综合防治体系的构建路径
建立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网络是防治工作的基础,应综合运用GNSS位移监测、地下水位传感等技术手段。在工程治理方面,需优先实施抗滑桩+格构梁的支挡结构,配合地表截排水沟建设。生态修复环节要选用本地适生植物,通过乔灌草立体配置恢复植被覆盖率。

社区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
防治工作需建立专业机构+基层组织的联防体系,定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通过建立灾害保险制度、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等措施,全面提升区域综合防灾能力。特别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管,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