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教师按照自身岗位计算分值,累计达标才能聘岗……”
8月5日,随着鲁吉中学最后教辅岗的聘用名单公示,为期三天的大崇镇中小学“县管校聘”竞聘上岗工作圆满结束,这场从酝酿到施行历经近半个月的教育改革“重头戏”,寄托的是大崇群众对于高质量教育的殷殷期盼,更体现了全县上下对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质量优化提升的势在必行。

教育牵挂群众心声 改革早已布局
近年来,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县委、县政府最为关切关注的民生大事。今年3月,在县委书记宋程凡调研沿江移民后扶发展工作中,他对水电移民库区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要求,指出抓好库区义务教育工作事关库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研究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办学方式和管理办法,健全完善教师培训考核制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布局。
在经过数月的论证、调研、筹备、破题,在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7月26日,全县深入推进教育系统作风提升年行动暨“县管校聘”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动员部署会召开,为会东教育高质量发展定调“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新战略。
抓早动快行动在前 推进教育向新向好
从3月县委主要领导调研以来,大崇镇多措并举,党政班子成员及时介入鲁吉中学、镇中心校、黑嘎小学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坚持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同县教体局一道,常态化开展暗访督查,及时发现学校问题,清单制反馈问题,指导帮助学校整改销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聚焦校园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推动校园管理再上台阶。
自7月26日召开大会后,大崇镇迅速领会会议精神,立即成立“县管校聘”工作领导小组,在联乡县领导、包片工作组的关心和指导下,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司法、卫生、镇纪委等部门全部参与,凝聚工作合力,全程监督指导,给予“县管校聘”工作组织规范保障,确保此次改革工作公开透明、顺利进行。
学校方面,各学校及时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紧扣“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核心目标,全覆盖学习县委、县政府“县管校聘”工作精神会及会东县中小学教师竞聘上岗工作政策宣传会,政策宣讲覆盖率达100%,坚决从思想上达成统一。
从竞聘上岗实施方案的制定到结果公示,各学校全程严格遵循“三重一大”原则,主动接受教职工与社会监督。各学校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因地制宜、不断细化岗位分类及评分标准,多次调整岗位设置,最终敲定管理、教学、班主任及教辅后勤的竞聘岗位。
“分流、竞聘,都是为了让师资配置更合理、科学,我们按教学需求设岗,将骨干力量充实到关键岗位,不仅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和学生成绩上升。”镇中心校校长张明胜表示,在通过岗位竞聘、双向选择后,教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
据了解,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领导小组结合班级数、学生数、课程计划等实际需求,细化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量及职责标准。岗位设置经教职工大会审议并公示,让教师对岗位要求一目了然。同时,兼顾人文关怀,设置直聘通道,对年满特定年龄、处于孕产期哺乳期、身患重病等符合条件的教职工给予政策倾斜,真正让人文关怀走在前、制度更有温度。
改革不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8月3日至5日,在县教体局督导组、大崇镇“县管校聘”工作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指导下,大崇镇中心校(含黑嘎小学)、鲁吉中学分别召开“县管校聘”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教师表决大会,表决通过竞聘上岗实施方案,现场开展岗位聘任,圆满完成此次聘岗任务。
此次大崇镇中心校、鲁吉中学的竞聘不仅牵动着党委、政府、各单位部门的心,更让教师群体倍感振奋和挑战,不少教师寄希望于新的改革能够在满足个人专业成长的同时,更可助力学校教育突围发展。
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聘不是结束,教学质量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才是未来前行的道路。通过此次竞聘,大崇镇各学校已蓄势待发,着眼未来发展需求,全力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教育改革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朵金沙江畔的“教育之花”必将璀璨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