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滇明珠网获悉,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的四川大凉山会理县石榴产业正面临品牌保护与品质升级的双重挑战。这颗生长在海拔2000米高原的红宝石,如何延续千年种植传统的同时实现产业现代化,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会理石榴的独特风味源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地处攀西大裂谷的会理县,年均日照超2400小时,昼夜温差达15℃以上,这种特殊气候造就了石榴籽粒饱满、糖分累积充分的特点。当地果农沿用古法种植技艺,采用人工授粉、物理防虫等生态种植方式,使得会理石榴的甜度普遍达到16度以上,部分优质果品甚至突破18度,远超市面普通石榴品种。
随着电商渠道的拓展,会理石榴面临品牌被仿冒的困扰。市场上涌现大量打着会理石榴旗号的冒牌产品,严重损害了原产地声誉。为此,会理县已启动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记录每颗石榴的生长数据,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真伪。同时,当地政府联合科研机构培育出突尼斯软籽“红如意等新品种,将石榴上市期从传统的8-10月延长至6-12月,显著提升产业效益。
在深加工领域,会理石榴正突破鲜果销售的局限。当地企业开发出石榴汁、石榴酒、石榴精油等20余种衍生产品,其中石榴多酚提取物已应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领域。据悉,会理石榴产业年产值已突破30亿元,带动全县8万余农户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经济引擎。
这颗穿越千年时光的甜蜜果实,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会理石榴不仅承载着彝乡儿女的致富梦想,更以独特的品质诠释着中国石榴之乡的深厚底蕴。随着品种改良、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的持续推进,这颗高原红宝石必将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