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滇明珠网获悉,素有中国石榴之乡美誉的四川会理县石榴产业再创新高。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榴产区,会理石榴以其皮薄粒大、汁多味甜的特点享誉海内外,但关于其具体年产量的疑问也持续引发关注。这片神奇的土地究竟蕴藏着怎样的产能奥秘?
会理石榴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其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据农业部门最新统计,全县石榴种植面积已突破40万亩,核心产区集中在鹿厂、爱民等乡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当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理县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使石榴单产水平显著提升,其中突尼斯软籽石榴等新品种备受市场青睐。
在产量方面,会理石榴近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相关数据显示,正常年份全县石榴总产量可达5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石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惊人数字背后,是当地政府推行的标准化种植体系和严格质量管控。每到金秋时节,万亩石榴园硕果累累的景象蔚为壮观,大量优质果品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部分高端产品甚至出口至东南亚地区。
会理石榴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数万农户增收致富,更塑造了独特的区域品牌形象。随着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石榴汁、石榴酒等衍生产品正成为新的增长点。未来,会理县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预计到2025年产量有望突破60万吨,持续巩固其在中国石榴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从千年种植传统到现代产业升级,会理石榴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这颗红色宝石不仅甜蜜了消费者的味蕾,更照亮了当地百姓的小康之路。随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会理石榴必将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美味。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