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蝉衣藏商机,会东特产撑起增收一片天

近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的蝉衣产业引发广泛关注。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昆虫蜕壳,正悄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然而,在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标准化生产、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一系列挑战。

从田间废弃物到黄金药材的蜕变
会东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质优良的蝉衣资源。当地农民发现,以往被当作废物的蝉蜕,经专业处理后成为珍贵中药材,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等功效。随着中医药市场需求增长,每公斤优质蝉衣收购价可达数百元,为山区群众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但如何建立科学的采集标准,避免过度采集破坏生态平衡,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课题。

产业链延伸带来的发展机遇
会东县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加工车间,将传统手工分拣升级为机械化生产。部分企业已开发出蝉衣饮片、蝉花孢子粉等深加工产品,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然而,产业链延伸需要专业技术支撑,目前存在加工工艺参差不齐、质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品牌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会东蝉衣正在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品牌,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当地政府组织农户参加中药材博览会,与知名药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但相比传统中药材产区,会东蝉衣的市场认知度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加强品牌故事挖掘和营销创新,让小蝉衣真正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结语
会东蝉衣产业的崛起,展现了特色农产品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从资源发现到产业化运营,从初级加工到品牌塑造,这条发展路径为类似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需在生态保护、质量提升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土特产变身金招牌,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天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