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中学徐萍:一位优秀教师的教育人生与教学风采
在会东中学这片教育沃土上,徐萍老师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谛。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她始终以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为教育信条,在语文教学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情境浸润式教学法。但在这个教育理念快速更迭的时代,徐萍老师是如何保持教学活力的?她的教育智慧又给青年教师哪些启示?
教学创新:突破传统的课堂革命
徐萍老师的课堂常被学生形容为思想的乐园。她率先在会东中学推行翻转课堂模式,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设计成系列微课,学生课前通过数字化平台完成基础学习,课堂时间则用于深度研讨和创作实践。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方式,使古典文学焕发出时代生命力。有家长曾质疑这种教学效果,但期末学生创作的金陵十二钗现代职场图鉴作品集,用创新思维证明了这种教学改革的成功。
育人艺术:超越分数的成长陪伴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徐萍老师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心。她建立的心灵树洞信箱累计收到学生来信千余封,每封都得到亲笔回复。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她创新设计书信疗愈课程,指导学生通过书信与远方父母建立情感联结。有同事认为这会挤占教学时间,但徐萍用事实说话:她带的班级不仅语文成绩名列前茅,更连续五年获评市级优秀班集体。
专业引领:教育薪火的代际传递
作为会东中学教研室主任,徐萍老师牵头组建了青蓝工程教师发展共同体。她首创的三阶导师制培养体系,让不同教龄的教师都能获得针对性指导。有些资深教师起初对数字化教学持保留态度,徐萍便组织银发教师新媒体工作坊,亲自示范如何用短视频激发古诗文学习兴趣。如今这个团队已培养出8名市级教学能手,其经验被纳入全省教师培训案例库。
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育,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润泽,徐萍老师用专业与情怀书写着当代教师的教育答卷。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优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创新的践行者和教育温度的守护者。在会东中学这片教育园地里,徐萍老师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教育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