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县委张硕:基层干部的实干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凉山州宁南县作为典型的西部山区县,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等现实挑战。宁南县委张硕同志带领基层干部团队,以钉钉子精神扎根一线,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

脱贫攻坚与产业振兴的平衡之道

宁南县曾面临扶贫产业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张硕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当地光热资源丰富但土地零散,于是推动小而精的特色农业模式。通过引进高山蔬菜和中药材种植,建立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既保障了短期脱贫成效,又为长期产业升级奠定基础。这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体现了基层干部对县域经济的深刻理解。

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

面对山区群众居住分散的现状,传统治理模式效率低下。张硕创新推行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将政策宣讲、民生服务延伸到每个村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这套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数字鸿沟问题,部分老年群体难以适应新技术。这提醒基层工作者,创新必须兼顾特殊群体的需求。

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作用

基层工作最大的瓶颈往往是人才短缺。张硕特别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建立老带新的传帮带机制,鼓励干部到矛盾集中的地方锻炼。不过,如何建立更科学的激励机制,避免优秀人才流失,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宁南县的实践表明:基层干部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需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张硕和其团队展现的,正是这种将政策温度传递到最后一公里的实干智慧。未来,如何在巩固脱贫成果与实现共同富裕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