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西昌市木里县新闻最新动态:民生发展与乡村振兴纪实

地处四川凉山州腹地的西昌市木里县,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依然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单一等现实挑战,当地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符合高原特色的发展路径。

交通瓶颈制约经济发展

木里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县份,崎岖的山路曾是阻隔村民与外界联系的最大障碍。虽然近年来实现了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的目标,但部分自然村的道路仍存在雨季通行困难的问题。当地交通部门正在推进毛细血管道路硬化工程,重点解决最后十公里的运输难题,为农特产品出山搭建快速通道。

特色产业培育遭遇人才短板

依托海拔高、日照足的自然优势,木里县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种植等特色农业。但技术人才短缺导致产业升级缓慢,部分合作社仍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县政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与西昌学院共建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同时引进冷链物流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青稞、松茸等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之道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木里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坚守生态红线。通过推广光伏+牧业的立体发展模式,在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建设光伏电站,下层发展牦牛养殖,既保障了村民收入,又减少了传统放牧对草场的破坏。这种绿色发展理念正在转化为当地独特的竞争优势。

文化传承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木里县注重挖掘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非遗工坊的建立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唐卡绘制、彝族银饰制作等技艺成为增收新途径。文化广场、乡村书屋等设施的完善,正逐步改变着偏远山村的精神面貌。

从打通出山道路到构建产业体系,从生态保护到文化振兴,木里县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物质改善,而是要通过系统施策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发力,这个曾经闭塞的山区县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振兴故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