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基层干部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肩负着重要使命。布拖县特木里镇马镇长的实践探索,为基层干部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特木里镇的发展过程中,马镇长面临着诸多挑战。基础设施薄弱是首要难题,偏远山区的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为破解这一困境,马镇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道路硬化工程,逐步改善村民出行条件。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同样突出,当地农户长期依赖传统种植模式,增收渠道单一。马镇长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引进特色经济作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人才短缺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深层次问题。特木里镇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高,导致乡村发展缺乏内生动力。马镇长创新工作思路,一方面完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吸引能人回乡;另一方面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定期组织技能培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也是重要课题。在推进产业项目时,马镇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效益。
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直接影响政策实施效果。马镇长注重走群众路线,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真实需求,确保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善于整合各方资源,既争取上级支持,又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使得特木里镇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马镇长的实践表明,基层干部要具备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既要吃透政策精神,又要立足本地实际。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干部沉下身子,真正了解乡村、理解农民,找到适合当地的发展路径。特木里镇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也展现了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