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基层扶贫干部是最前线的战士。凉山州冕宁县的何建梅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典型代表。她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精神,也折射出扶贫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扶贫工作最直接的困难就是贫困群众的思想转变。何建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村民对脱贫政策持观望态度,担心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会带来风险。她通过反复入户讲解,用身边成功案例说服群众,最终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这种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成为她打开扶贫局面的关键。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路径,但实施过程中常常遭遇市场对接难题。何建梅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时,就面临着销路不畅的困境。她主动对接外地市场,建立电商销售渠道,为农产品找到稳定出路。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基层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懂市场的复合型能力要求。
基层扶贫工作还面临着资源整合的挑战。何建梅善于调动各方力量,将政府扶持资金、社会帮扶资源和村民自身努力有机结合。她协调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联系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了造血式扶贫。这种资源整合能力,是基层扶贫干部必备的重要素质。
在冕宁县脱贫攻坚一线,何建梅常常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也很少休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她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同事,也感动了帮扶的群众。正是千千万万像何建梅这样的基层干部,用他们的汗水浇灌出了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
何建梅的事迹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她这样有情怀、有担当的干部。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这种精神将继续引领我们前行。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