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冕宁县复兴镇书记工作纪实:乡村振兴路上的领路人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复兴镇,镇党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作为基层发展的领头雁,书记的工作纪实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与实干精神。

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难题是复兴镇面临的首要挑战。作为凉山州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如何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保护好绿水青山,成为书记工作的重点。通过走访调研,书记发现当地传统种植模式效益低下,而盲目发展工业又可能破坏生态环境。为此,他组织专家团队对镇域资源进行全面评估,最终确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着复兴镇的振兴步伐。山区道路不畅、水利设施老化等问题突出,书记带领班子成员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农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等民生项目落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坚持一线工作法,亲自督导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人才短缺与观念转变是更深层次的难题。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但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现象普遍。书记创新思路,一方面建立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吸引能人回乡;另一方面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本地群众发展能力。通过典型示范带动,逐步改变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

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样不容忽视。复兴镇有着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书记意识到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他推动建立非遗工坊,支持彝族刺绣、银饰等传统工艺市场化发展,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创造了就业机会。

在书记的带领下,复兴镇正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从产业规划到项目实施,从生态保护到文化传承,每一项工作都凝聚着他的心血。这位乡村振兴路上的领路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为凉山州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