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金阳县烈士陵园作为川西南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承载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这座庄严的陵园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圣地,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常会产生诸多疑问:陵园内安葬着哪些英雄人物?其建筑布局有何特殊含义?当代人该如何传承这份红色基因?
陵园内长眠着解放战争和剿匪斗争中牺牲的127位革命烈士,其中包含多位少数民族战士。主纪念碑采用三棱柱造型,象征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真理,基座浮雕生动再现了红军过凉山的历史场景。参观者首先会被入口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所震撼,这是对先烈精神最凝练的礼赞。
许多访客好奇陵园为何选址金阳县东南麓。这里背靠大凉山,面向金沙江,既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念,又暗合当年红军转战云贵川的军事路线。春季杜鹃花开时节,整个陵园掩映在红白相间的花海中,恰似先烈鲜血浇灌出的生命之花。
针对年轻游客关心的教育功能,陵园设有数字化展馆,通过VR技术还原巧渡金沙江等历史场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陵园碑廊,镌刻着毛泽东《七律·长征》等诗词作品,将革命文艺与纪念功能完美结合。每年清明前后,来自成都、重庆等地的研学团队络绎不绝。
参观时需注意,陵园实行预约管理制度,周一为闭园维护日。建议避开正午强光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前往,既能感受庄严肃穆的氛围,又可欣赏日出日落时的壮丽景色。陵园管理处提供免费讲解服务,但需提前三日预约。
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烈士陵园,历经三次扩建已形成占地38亩的纪念园区。其最大特色是保留了完整的川南民居建筑元素,青瓦白墙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近年来增设的英烈姓名墙和电子祭奠系统,让红色记忆以更鲜活的方式得以延续。对于研究西南地区革命史的学者而言,陵园档案室珍藏的烈士遗物和战斗日记具有极高史料价值。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