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州金阳县的广袤土地上,基层干部何林鹏用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这位土生土长的彝族干部,始终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中跑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一棒。
交通瓶颈制约发展曾是困扰金阳县的最大难题。何林鹏带领团队翻山越岭勘察路线,推动建成了连接7个乡镇的惠民公路网。这条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生命线,不仅让山货走出了大山,更让教育医疗资源得以顺畅输送。当地老人常说:何干部用脚板丈量出的路,连着千家万户的心。
面对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他创新提出合作社+农户的青花椒种植模式。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建立烘干车间,使亩产收益提升3倍。如今金阳青花椒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带动2000余户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牧场,他还推动建立了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让牦牛产业成为群众新的钱袋子。
教育短板始终是何林鹏最牵挂的事。他发起雏鹰计划,争取社会资金修建希望小学,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每逢开学季,总能看到他挨家挨户劝返辍学儿童的身影。五年来,辖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从78%提升至99%,有12名学生考入了重点大学。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何林鹏又瞄准了文旅融合的新赛道。他组织挖掘彝族银饰、漆器等非遗技艺,打造特色村寨旅游线路。今年火把节期间,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新高,让世界看见了金沙江畔的璀璨明珠。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何林鹏用实干证明:基层干部就像高原上的索玛花,越是环境艰苦,越要绽放精彩。他常说: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政绩单。这份朴素的信念,正激励着更多年轻干部投身凉山建设的壮阔事业。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