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金阳县团委近年来围绕青年成长需求,推出一系列特色工作举措,在服务民族地区青年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整合、服务覆盖等现实挑战。
民族特色活动激活青年文化认同
金阳县团委立足彝族聚居区特点,打造彝汉双语青年讲堂品牌项目,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青年创业案例分享等形式,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提升了青年职业技能。这类活动有效解决了民族地区青年文化认同与就业技能脱节的问题,但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标准化方面仍需加强。
乡村振兴实践培育青年担当
组织青年参与青创农场特色农业项目,建立花椒、核桃等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带动200余名返乡青年创业。这种模式既破解了山区青年就业渠道狭窄的困境,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避免项目昙花一现。
志愿服务体系构建成长平台
创新1+N志愿服务模式,以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核心,联动多个社区服务站,在禁毒防艾、留守儿童关爱等领域开展服务。这种机制既拓展了青年社会实践渠道,又弥补了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但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数字赋能打破地域限制
通过金阳青年云平台提供在线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有效缓解了山区交通不便带来的信息壁垒。数据显示,平台已服务青年超5000人次,但在老年群体数字化鸿沟、平台内容更新频率等方面仍需优化。
金阳县团委的实践表明,民族地区青年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形式,既要把握青年成长规律,又要结合地方特色。未来可在资源整合、项目可持续性、服务精准度等方面继续探索,真正打通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