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州甘洛县广袤的山区里,罗晓华这个名字已经成为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作为长期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扶贫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然而,在艰苦的扶贫路上,罗晓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基层扶贫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精准识别贫困户。甘洛县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给精准识别带来了不小难度。罗晓华带领团队走村入户,通过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的土办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完善的贫困户档案系统,确保扶贫资源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群众。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成为摆在罗晓华面前的又一道难题。甘洛县自然条件恶劣,传统农业效益低下。罗晓华深入调研后,发现当地适合种植中药材和特色水果。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引进技术专家,带领村民发展起了高山中药材种植和特色水果产业,为贫困户开辟了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扶贫更要扶志,激发内生动力是罗晓华工作的重点。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脱贫主动性。罗晓华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典型示范、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他组织村民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邀请成功脱贫户现身说法,让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的思想深入人心。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甘洛县发展的瓶颈。罗晓华多方奔走,争取到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电力改造等项目资金。他亲自参与项目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让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如今,甘洛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罗晓华常说:扶贫工作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像种树一样,扎下根来。在凉山州甘洛县这片热土上,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扶贫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正是有千千万万像罗晓华这样的扶贫干部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才谱写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