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甘洛县蒋勇: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凉山州甘洛县基层干部蒋勇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这位扎根一线的扶贫工作者,用五年时间带领当地群众走出贫困阴影,其故事折射出基层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现实意义。

资源匮乏与产业突围的困境始终是蒋勇面临的首要难题。甘洛县地处大凉山腹地,交通闭塞、土地贫瘠,传统农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蒋勇带领团队走访全县13个贫困村后发现,单纯依靠输血式扶贫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创新提出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高山中药材种植,通过电商渠道打开销路,使每户年均增收达8000余元。

群众观念转变的持久战考验着扶贫干部的智慧。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对新型种植技术持观望态度。蒋勇组织村民代表到成功地区考察学习,用鲜活案例消除顾虑。他坚持每周驻村三天,手把手教农户掌握种植要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最终赢得群众信任。

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地需要干部具备极强的执行力。蒋勇建立一户一策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每笔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面对个别村民对政策理解的偏差,他创新采用彝汉双语宣讲,制作可视化流程图,让晦涩的政策条文变得通俗易懂。

在基础设施改善方面,蒋勇协调各方资源完成17公里村道硬化,解决5个村组的饮水安全问题。教育扶贫中,他推动建立助学基金,帮助23名贫困学生继续学业。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扶贫工作的温度。

蒋勇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不仅是资金和项目的投入,更是干部与群众心与心的交融。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更多像蒋勇这样的泥腿子干部,用坚守与创新书写新时代的脱贫答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