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甘洛县人民法院工作纪实:司法为民的彝区实践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人民法院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甘洛县法院积极探索符合彝区特点的司法为民新路径,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语言文化障碍是甘洛县法院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彝族群众普遍使用彝语,而司法程序主要使用汉语,这给诉讼参与人理解法律程序带来了困难。法院通过培养双语法官、提供翻译服务等方式缓解这一问题,但专业法律术语的准确转换仍需进一步完善。

交通不便制约着司法服务的覆盖面。甘洛县地处山区,部分偏远村寨群众难以便捷地获得法律服务。法院通过巡回审判、送法下乡等形式延伸服务触角,但受制于人力物力,服务频次和范围仍有提升空间。

传统习惯法与成文法的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彝族传统德古调解制度在民间仍有广泛影响,如何实现民族习惯与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考验着法官的智慧。法院通过吸纳德古参与调解、开展普法宣传等方式,逐步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在司法为民实践中,甘洛县法院注重将法律专业性与民族地区特殊性相结合。通过设立双语诉讼服务窗口、开展法律进彝寨活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司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法院还加强对彝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在裁判文书中体现民族元素,增强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度。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甘洛县法院将继续探索创新司法为民举措,为彝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让法治阳光照耀大凉山的每一个角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