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交通闭塞、产业薄弱、教育落后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当地发展。如何突破自然条件限制实现脱贫?怎样培育可持续的致富产业?这些难题成为甘洛县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突破口。
交通瓶颈的破解之道
“蜀道难在甘洛表现得尤为突出,陡峭的山势让许多村落成为孤岛。当地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首要工程,通过修建通村公路、改造危桥、实施电网升级,使全县行政村全部通路通电。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让山货走出大山,更打通了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特色产业的培育探索
针对传统农业效益低下的问题,甘洛县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养殖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起产销对接机制。其中,乌金猪养殖和川贝母种植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
“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在甘洛得到生动实践。当地新建改建多所乡村学校,实施营养午餐计划,并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资助体系。双语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既保留了彝族文化传统,又为年轻人创造了更多发展机会。
易地搬迁的民生改善
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群众,甘洛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新建的安置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并同步规划产业园区。搬迁群众不仅住上了安全住房,还能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的甘洛县,蜿蜒的山路连接着希望,崭新的民居点缀着青山,扶贫车间里忙碌的身影见证着蜕变。这场脱贫攻坚战不仅改变了贫困面貌,更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深度贫困到全面小康,甘洛人民用奋斗书写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