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布拖县曾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这里的贫困群众长期生活在高寒山区,面临着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受限等多重困境。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布拖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走出了一条从贫困山区到幸福新居的蜕变之路。
搬迁过程中,如何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关键问题。布拖县在选址规划时充分考虑群众生活习惯和产业发展需求,将安置点建设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就业机会较多的区域。同时,配套建设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活品质。
产业配套是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增收的核心问题。布拖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增收。特别是依托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民族手工艺品产业,为搬迁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文化适应是搬迁后面临的隐性挑战。从传统村寨到现代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时间适应。布拖县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帮助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同时保留部分传统文化元素,让搬迁群众在现代化生活中仍能找到文化认同。
后续扶持政策的持续性直接影响脱贫成效。布拖县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通过就业帮扶、产业扶持、社会保障等多重措施,确保搬迁群众不返贫。特别是针对特殊困难群体,采取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如今的布拖县搬迁安置区,一栋栋崭新的民居整齐排列,孩子们在新学校里读书,老人们在活动中心休闲,青壮年在家门口就业,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这场从贫困山区到幸福新居的蜕变,不仅改变了布拖县贫困群众的生活面貌,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