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布拖县朱远鹏:一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扶贫干部朱远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公务员,他面临着诸多挑战,却也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感人的扶贫故事。

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是朱远鹏在布拖县开展工作时遇到的首要难题。彝族同胞大多使用彝语交流,这给沟通带来了不小障碍。朱远鹏没有退缩,他主动学习彝语,深入了解彝族风俗习惯,用真诚和耐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渐渐地,村民们不再把他当作外人,而是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朱干部。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布拖县发展的另一大瓶颈。朱远鹏深入村寨调研,发现许多偏远山村道路不通、水电不便。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他的努力下,一条条乡村公路延伸至大山深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实实在在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产业发展滞后是布拖县脱贫致富的关键障碍。朱远鹏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广高山蔬菜种植、黑山羊养殖等项目。通过建立合作社、引入技术培训,他帮助村民掌握致富技能,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教育观念落后也是朱远鹏关注的重点。在走访中,他发现不少适龄儿童辍学在家。为此,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同时,他还推动建设乡村图书室,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朱远鹏的故事告诉我们,扶贫工作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他这样心系群众、脚踏实地的基层干部。在布拖县这片土地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内涵,用真心和汗水浇灌着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