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深度贫困的凉山州喜德县,如今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蜕变。这片土地在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新的课题。喜德县通过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和文旅融合等举措,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产业发展是喜德县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当地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但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较短的问题仍然存在。为解决这一瓶颈,喜德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花椒、核桃等特色作物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同时,电商平台的引入为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销路。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是喜德县面临的另一重要课题。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喜德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生态旅游的兴起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更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
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喜德县乡村振兴注入了灵魂。彝族传统文化是这片土地的宝贵财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传承困境。喜德县通过建设非遗工坊、举办民俗节庆活动,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传统彝绣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成为带动妇女就业的重要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曾是制约喜德县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和5G基站的建设,偏远山村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这不仅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也为人才返乡创业提供了硬件支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正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喜德县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脱贫延续,而是要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喜德县正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让乡村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