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喜德县新联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美丽蝶变。这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彝族村寨,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成功典范。然而,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新联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产业发展是新联村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该村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了农业+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但如何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同质化竞争,仍是新联村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联村蝶变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村内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然而,随着游客数量增加,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面临考验,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停车、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新联村乡村振兴的特色亮点。作为彝族聚居村寨,新联村在发展中注重保护彝族传统文化,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村容村貌改造。但在商业化开发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失真,是新联村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是新联村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返乡创业人员增多,但专业人才特别是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匮乏。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是新联村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也是新联村面临的挑战。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新联村必须坚持的原则。特别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控制游客数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喜德县新联村的美丽蝶变,为凉山州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新联村需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