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喜德县冯良: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基层干部冯良的名字与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相连。这位扎根山区多年的扶贫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扶贫路上的挑战与突破

喜德县地处大凉山腹地,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瓶颈。冯良初到喜德县时,面对的是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多重困境。如何打破这些制约因素,成为他扶贫工作的首要课题。

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

冯良深知,输血不如造血。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当地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特色农产品。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他帮助村民发展起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同时,他还积极对接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村民真正实现增收致富。

教育扶贫的长远布局

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冯良发现许多家庭因子女教育问题陷入贫困循环。他推动建立了教育帮扶机制,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并协调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冯良常说:扶贫先扶智,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群众工作的艺术

基层扶贫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冯良善于用彝语与村民交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通过火塘会“院坝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他常说:只有真正了解群众需求,才能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上。

脱贫攻坚的成效与思考

经过多年努力,冯良负责的片区实现了整体脱贫。但他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如何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他新的工作重点。

冯良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基层扶贫干部的缩影。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服务群众,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喜德县的变化证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工作,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再贫困的地区也能焕发新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