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喜德县副主席陈敏以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作风,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特色脱贫之路。
产业扶贫如何因地制宜成为陈敏思考的首要问题。喜德县地处大凉山腹地,传统农业效益低下。陈敏深入调研后,提出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的思路,推动当地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养殖。他特别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入。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喜德发展的另一大瓶颈。陈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他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如今,喜德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扶贫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陈敏特别关注的问题。他深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改变贫困家庭的命运。在他的推动下,喜德县实施了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扶贫与扶志如何结合也是陈敏工作中的重点。他经常深入贫困村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在陈敏的带领下,喜德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陈敏正带领喜德人民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