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喜德县地税薛宁:税务工作纪实与经验分享

在凉山州喜德县税务工作中,薛宁同志的经验分享为基层税收征管提供了有益参考。随着税收现代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如何优化服务效能、提升征管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征管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服务效率

喜德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税务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部分偏远乡镇网络覆盖不足,电子税务局推广遇到阻力,纳税人仍需往返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薛宁在实践中发现,通过组建移动办税服务队,定期下乡开展政策宣传和操作培训,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但如何建立长效化的技术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民族地区政策执行存在理解偏差

喜德县少数民族纳税人占比较高,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税收政策传达效果打折扣。有企业反映对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理解不全面,存在应享未享情况。薛宁团队通过制作双语宣传手册、开展火塘夜话等特色宣讲,显著提升了政策知晓率。这提示我们需要创新宣传方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

干部队伍专业能力亟待提升

基层税务人员普遍存在本领恐慌,面对金税四期等新系统时操作生疏,影响工作质效。薛宁通过建立师徒结对机制,组织业务骨干开展案例教学,使团队迅速掌握了个税汇算等新业务要点。这为破解人才断层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但系统性的培训体系仍需完善。

营商环境优化需要持续发力

有纳税人反映涉税事项办理存在多头跑、材料重复提交现象。薛宁推动的一窗通办改革虽已见效,但部门间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跨越,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

喜德县的实践表明,基层税务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中彰显税务担当。通过数字化转型、服务创新和能力提升三管齐下,才能更好发挥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