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州盐源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孙文的名字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代名词。作为一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也让我们看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挑战性。
扶贫工作的精准性问题始终是孙文最关注的重点。盐源县地处偏远山区,贫困人口分散,致贫原因各异。孙文带领团队走村入户,对每一户贫困户进行详细调研,建立一户一策帮扶方案。他深知,只有找准穷根,才能开出良方。在走访中,他发现许多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这成为脱贫路上的隐形障碍。
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是孙文面临的又一难题。传统扶贫往往停留在输血层面,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孙文结合盐源县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引入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他特别注重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然而,市场波动、技术瓶颈等问题时常困扰着产业发展。
扶贫与扶志的结合是孙文工作的创新点。他发现,部分贫困户存在精神贫困,缺乏脱贫内生动力。为此,他组织脱贫示范户宣讲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同时,他推动建立积分制激励机制,将贫困户参与公益劳动、技能学习等行为量化评分,与帮扶政策挂钩。
在孙文的带领下,盐源县多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也需要开拓创新的智慧勇气。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孙文依然坚守在扶贫一线,用行动践行着脱贫不脱责任的庄严承诺。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