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孙志明事迹: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之路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孙志明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需要帮扶的土地,用双手托起贫困群众的希望。作为基层扶贫干部,他的故事折射出脱贫攻坚战中的艰辛与成就,也引发我们对扶贫工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扶贫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精准识别贫困户。孙志明深知扶贫先识贫的道理,他走村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每户家庭的实际困难。在盐源县高山峡谷间,他常常步行数小时才能到达一个村寨,只为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这种脚底板下出真知的工作方法,解决了扶贫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识别不准问题。

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是孙志明重点关注的领域。他意识到单纯给钱给物的帮扶方式难以持久,必须培育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在他的推动下,盐源县发展起了高山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项目。但产业扶贫面临市场风险大、技术支撑不足等现实困难,孙志明积极联系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为扶贫产业注入持久活力。

扶贫与扶志的结合是孙志明工作的另一大特色。他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便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典型示范、技能培训等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在孙志明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比物质帮扶更具深远意义。

孙志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他们面临交通不便、语言障碍、资源匮乏等多重困难,却始终坚守在扶贫一线。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孙志明这样的基层干部,用他们的汗水与智慧,铺就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之路,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