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杨辉: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凉山州盐源县的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干部杨辉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他的扶贫故事折射出基层工作的艰辛与收获,也引发我们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思考。

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始终是基层干部面临的首要挑战。杨辉在走访中发现,部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复杂多样,仅靠单一帮扶措施难以见效。他带领团队逐户分析,为每户制定个性化脱贫方案,从产业扶持到教育资助,从医疗救助到住房改造,真正实现了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这种精细化工作方式虽然增加了工作量,却大大提高了扶贫成效。

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是另一个关键问题。杨辉意识到,单纯输血式扶贫难以持久,必须培育造血功能。他因地制宜推动当地苹果、花椒等特色产业发展,组建合作社,打通销售渠道。但农产品市场波动大、技术门槛高等问题也随之显现,如何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成为他持续探索的方向。

扶贫与扶志的结合同样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智慧。杨辉在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他通过典型示范、技能培训等方式激发内生动力,但改变观念非一日之功。如何平衡政策帮扶与自主发展,避免产生依赖心理,是扶贫工作中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在盐源县的崇山峻岭间,杨辉这样的基层干部用坚守诠释责任。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精准扶贫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系统工程,需要政策、产业、教育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只有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才能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