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位基层扶贫干部的故事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张怀美,这位扎根盐源县多年的扶贫工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
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张怀美在盐源县的工作也不例外。当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传统农业效益低下,村民思想观念转变缓慢,这些都是摆在扶贫干部面前的难题。张怀美深知,要改变盐源县的贫困面貌,必须从根源入手,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
针对盐源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张怀美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她积极引进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组织村民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她还推动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村民种得好卖不好的后顾之忧。
教育扶贫是张怀美工作中的另一个重点。她意识到,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必须从娃娃抓起。在盐源县,她推动改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联系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并亲自走访劝学,确保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
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也是张怀美面临的考验。盐源县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青山绿水?她带领村民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如今,在张怀美和众多扶贫干部的努力下,盐源县的面貌正在发生可喜变化。村民收入稳步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张怀美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虽然艰辛,但只要心系群众、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