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高明祥:一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故事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盐源县扶贫干部高明祥的故事正在被当地群众口口相传。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扶贫工作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

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

凉山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面临着诸多特殊困难。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导致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部分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对扶贫政策理解不足;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可持续脱贫面临考验。高明祥在走访中发现,许多贫困户虽然获得了短期帮扶,但缺乏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因地制宜的扶贫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高明祥带领团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路径。他深入村寨调研,根据每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在产业扶贫方面,他结合盐源县独特的气候条件,推动发展苹果种植、花椒产业等特色农业。同时,他注重培养当地致富带头人,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群众脱贫。

教育扶贫的长远眼光

高明祥特别重视教育扶贫工作。他深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在他的推动下,当地建立了多个教育帮扶项目,确保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他还组织技能培训,帮助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

群众工作的温度与智慧

扶贫工作中,高明祥展现出非凡的耐心和智慧。他学会了当地彝语,能够与群众无障碍交流;他尊重民族习俗,在传统节日里与村民同庆;他建立了扶贫夜校,利用晚上时间向群众讲解政策。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方法,让扶贫政策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

如今,在高明祥和众多扶贫干部的努力下,盐源县的贫困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但高明祥常说:扶贫工作没有终点,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扶贫不仅是数字上的脱贫,更是要让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实现根本转变,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