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杨勇: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基层干部杨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他的扶贫故事不仅展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也折射出脱贫攻坚战中的现实挑战。

深入调研找准贫困根源是杨勇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他走遍盐源县各个贫困村,发现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单一和群众观念陈旧。面对这些问题,杨勇没有退缩,而是制定了因地制宜的帮扶计划。他深知,扶贫不是简单的物质援助,更重要的是激发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带动群众增收成为杨勇工作的重点。他积极引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苹果种植项目,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现代种植技术。同时,他还推动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解决销售难题。这些举措让许多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但也面临着市场波动、技术推广难等新问题。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杨勇特别关注的工作。他发现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经济原因辍学,便多方筹措资金设立助学基金。同时,他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这些工作虽然见效慢,但对改变贫困面貌具有长远意义。

在扶贫过程中,杨勇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群众思想转变难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对扶贫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为此,杨勇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用成功案例激励他们改变观念。

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杨勇严格把控每一笔扶贫资金的使用,确保真正用在刀刃上。他建立公开透明的资金使用机制,接受群众监督,这种做法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杨勇的故事告诉我们,扶贫工作需要精准施策、久久为功。作为基层干部,他既要有为民情怀,又要有实干精神;既要解决眼前困难,又要谋划长远发展。在凉山州这片土地上,正是有无数像杨勇这样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才让脱贫攻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