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袁德勇: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扎根基层的扶贫初心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袁德勇的名字与脱贫攻坚紧密相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扎根盐源县多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面对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困境,袁德勇没有退缩,而是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产业扶贫的创新实践

袁德勇深知,单纯的资金帮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盐源县虽地处偏远,但拥有独特的高原气候和优质土壤资源。针对这一特点,他提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推动当地种植高原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这一决策并非一帆风顺,初期遭遇村民观念保守、技术缺乏、销路不畅等多重挑战。

教育扶贫的长远布局

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袁德勇注意到教育落后是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原因。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改善当地学校硬件设施,同时推动控辍保学工作。针对部分家庭因贫困让孩子辍学务工的情况,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

扶贫路上的坚守与担当

袁德勇的扶贫工作并非没有争议。有人质疑产业选择的合理性,有人认为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面对这些声音,他始终保持开放态度,认真听取意见,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在脱贫攻坚最艰难的阶段,他常常工作到深夜,走村入户了解实际情况,确保每一项扶贫政策都能精准落地。

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随着盐源县脱贫摘帽,袁德勇的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他意识到脱贫只是第一步,如何巩固成果、防止返贫才是更大挑战。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搭建电商平台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同时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为盐源县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