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赫绍洪这个名字与当地发展紧密相连。作为土生土长的盐源人,他扎根家乡三十余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产业扶贫的开拓者
面对盐源县山区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的困境,赫绍洪率先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他带领村民发展高山苹果种植,克服技术难题,推动建成万亩苹果基地。如今盐源苹果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带动3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他特别注重生态保护,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
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作为彝族干部,赫绍洪深知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他主持修缮多处彝族传统村落,组建民间艺术团,推动彝族火把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年轻一代文化认同感减弱的问题,他在中小学开设双语课程,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基层治理的创新者
面对山区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赫绍洪创新推行马背上的便民服务,组织干部定期下乡办理政务。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他牵头建立爱心家长结对帮扶机制,这一做法后来在凉山州推广。在移风易俗方面,他倡导新生活运动,改变陈规陋习,提升乡风文明。
赫绍洪的事迹启示我们:乡村振兴需要既懂当地实际又有创新思维的带头人。当前盐源县仍面临人才外流、产业升级等挑战,需要更多像赫绍洪这样的本土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家乡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