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杨雪:一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杨雪的扶贫干部,她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作为基层扶贫工作者,杨雪面临着诸多挑战,却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是杨雪面临的首要难题。凉山彝族地区独特的语言环境和风俗习惯,常常成为扶贫工作的拦路虎。杨雪主动学习彝语,走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她深知,只有真正融入当地生活,才能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当地发展的关键因素。盐源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村民。杨雪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道路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她的努力下,多个村寨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产业发展滞后是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杨雪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引进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她组织技术培训,帮助村民掌握现代种植技术,并打通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出大山。从传统耕作到特色种植,村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教育观念落后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杨雪特别重视教育扶贫,她走遍每个村寨,劝说家长送孩子上学,联系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在她的推动下,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升,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人才力量。

杨雪的扶贫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需要耐心、智慧和奉献精神。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就一定能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更多像杨雪这样的基层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