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李晓燕事迹: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四川凉山州盐源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李晓燕的名字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代名词。作为一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她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精准扶贫的真正含义。

扶贫路上的挑战与突破

李晓燕刚来到盐源县时,面对的是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思想保守的双重困境。当地村民对扶贫政策理解不深,对改变现状缺乏信心。她意识到,单纯的物质帮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于是,她挨家挨户走访,用当地方言讲解政策,用身边案例激发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的创新实践

在深入了解当地资源禀赋后,李晓燕带领团队探索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她发现盐源县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高原苹果,便组织技术培训,引入优质品种。如今,盐源苹果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带动数百户贫困户增收脱贫。这一成功案例也为凉山州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教育扶贫的长远布局

李晓燕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她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村小办学条件,建立一对一助学机制,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原因失学。在她的推动下,盐源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历史新高,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人才基础。

基层治理的智慧探索

面对复杂的基层工作环境,李晓燕创新工作方法,将现代治理理念与传统村规民约相结合。她组建村民议事会,让群众参与决策过程,既提高了政策执行力,又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成为凉山州基层治理的典范。

李晓燕的故事告诉我们,脱贫攻坚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她这样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干部。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这种精神将继续激励更多人投身基层,建设美丽乡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