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李华:一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故事

在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广袤的土地上,扶贫干部李华用八年光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脱贫赞歌。这位来自县农业局的普通干部,自2015年主动请缨驻村干部以来,始终坚守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

交通闭塞与产业困局曾是李华面临的首要难题。盐源县地处大凉山腹地,部分村寨通村公路尚未硬化,村民种植的苹果、花椒等优质农产品难以外运。李华带领村民实施通路工程,同时引进电商平台,建立起农户+合作社+电商的产销模式,让高山农产品走出大山。如今盐源苹果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2万元。

教育短板与观念转变是另一个攻坚重点。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彝族家庭仍存在读书无用的传统观念。李华组织双语夜校,邀请成功返乡青年现身说法,并争取教育扶贫资金修建村小宿舍。三年来,该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从78%提升至98%,2名彝族学生首次考入重点大学。

健康扶贫与医疗保障同样考验着基层智慧。针对山区群众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李华推动建立家庭医生+巡回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县医院专家定期下乡义诊。通过医保政策宣讲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落实,辖区贫困户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

在盐源县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李华曾说:扶贫不是给钱给物,而是点燃希望。如今他仍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用钉钉子精神继续解决着产业发展可持续性、留守老人照料等新课题。这位扶贫干部的坚守证明:改变偏远山区的面貌,需要无数个李华般的奉献者,用真心换民心,以实干创实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