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张云华:一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故事

在四川凉山州盐源县这片贫瘠与希望交织的土地上,扶贫干部张云华用十年光阴书写了一段动人的脱贫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盐源人,他放弃城市发展机会回到家乡,带领群众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致富果,但这条扶贫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产业扶贫的困境与突破始终是张云华面临的首要挑战。盐源县地处高海拔山区,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经过反复调研,他提出发展高原苹果种植的构想,却遭遇群众怕失败“等靠要的思想阻力。通过组织农户到外地考察、建立示范园,最终让300多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如今盐源苹果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是张云华最牵挂的课题。走访中发现,许多贫困户子女因交通不便面临辍学风险。他推动建立的助学公交专线覆盖7个偏远村寨,同时协调企业设立教育基金,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80余人次。但如何让教育资源真正扎根乡村,仍是他持续探索的方向。

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智慧。随着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张云华带领团队开发苹果+旅游的农旅融合模式,建设观光采摘园、开发果酒深加工产品。这种输血变造血的实践,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新思路。

在盐源县的沟壑山峦间,张云华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从解决饮水安全到推广电商销售,从改善村容村貌到培育新型农民,他的故事折射出中国扶贫事业的微观缩影。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这位基层干部依然保持着永远在路上的奋斗姿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