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陈林: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带头人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陈林的名字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作为当地致富带头人,他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但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产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难题

盐源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农产品外销的主要瓶颈。陈林敏锐地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种植难以实现持续增收。他率先尝试引进优质苹果品种,通过改良种植技术提升果实品质。然而,好产品如何卖出好价钱?这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陈林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同时组织农户参加农产品展销会,逐步打开外部市场。

技术推广与农户接受的矛盾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并非易事。部分农户因循守旧,对改变种植方式心存疑虑。陈林没有气馁,他创办合作社,采取示范种植+技术培训的模式,让农户亲眼看到效益提升。通过定期举办田间课堂,手把手教授剪枝、疏果等关键技术,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加入合作社。

人才短缺与持续发展的隐忧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陈林发现,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技术传承面临断档风险。为此,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同时培养本地技术骨干,为产业发展储备后续力量。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陈林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他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这种发展模式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如今的盐源县,苹果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陈林用实践证明,只要找准方向、持之以恒,偏远山区同样能够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的带头人,更需要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