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卫城镇下辖的四个行政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深入分析发展现状,探索符合实际的振兴路径,对推动卫城镇四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产业发展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部分自然村通组道路尚未硬化,农产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灌溉用水短缺现象频发。这种状况导致当地特色农产品如盐源苹果、花椒等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链延伸受阻。建议优先实施道路硬化工程,配套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同时修缮灌溉系统,为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传统种植模式效益低下的问题亟待破解。四村耕地多为坡地,机械化程度不足,仍延续着粗放式耕作方式。农户对现代农业技术接受度不高,导致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偏低。应当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引入适合山地作业的小型农机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土地产出率。
人才外流导致发展乏力的现象日益严峻。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人口老龄化严重,乡村振兴缺乏主力军。需要完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建设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建设。
文旅资源开发不足是潜在的发展短板。卫城镇四村拥有独特的彝族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但缺乏系统规划和专业运营。可依托盐源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彝族文化体验村落,开发山地徒步、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形成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实现卫城镇四村乡村振兴,需要统筹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升级、人才培育和文化挖掘等多个维度。只有立足当地实际,找准问题症结,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凉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应当重点关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