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州盐源县红格镇,一位基层干部正带领着当地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作为乡镇发展的领头雁,红格镇镇长面临着诸多挑战,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红格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但长期以来面临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问题。镇长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当地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但销售渠道单一。为此,镇政府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同时引进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人才短缺是制约乡村发展的另一大瓶颈。红格镇地处偏远山区,年轻人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导致乡村发展缺乏活力。针对这一问题,镇长推动实施了归雁工程,通过政策扶持、创业培训等方式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同时,镇政府还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到镇里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农民专业技能。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硬件支撑。红格镇部分村组道路条件较差,影响了农产品运输和村民出行。镇长多方筹措资金,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硬化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听取村民意见,确保工程质量和实用性。如今,一条条平整的村道不仅方便了群众生活,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平衡,是红格镇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镇长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严格执行生态保护政策,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引导村民形成环保意识。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红格镇镇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担当与智慧。面对各种挑战,他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带领群众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