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盐井镇书记工作纪实:乡村振兴路上的领路人

在凉山州盐源县盐井镇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镇党委书记作为关键领路人,肩负着推动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然而,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智慧与担当去化解。

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难题

盐井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但如何在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为书记工作中的首要课题。通过调研发现,当地苹果种植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存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问题。书记带领团队引进深加工企业,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基础设施短板制约发展

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盐井镇的发展。书记多次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新修了通村公路和灌溉水渠。但资金缺口大、施工难度高等现实困难仍然存在,需要创新思路破解融资难题。

人才匮乏与思想观念转变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盐井镇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高,导致本土人才断层。书记推动建立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组织技能培训,但改变传统观念、吸引人才扎根仍需时日。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留得住的人才环境,成为工作重点。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融合

盐源县独特的彝族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书记牵头挖掘整理非遗项目,发展文化旅游,但在商业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文化本真性面临挑战。需要找到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价值开发的结合点。

通过实地走访和群众座谈,书记的工作纪实展现了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从解决具体问题到谋划长远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未来,盐井镇将继续在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探索符合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