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盐源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交通闭塞、产业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盐源县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贫困山区到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华丽转身。
交通瓶颈如何突破? 盐源县地处横断山脉腹地,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随着雅西高速、攀盐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通车,盐源县彻底改变了蜀道难的困境。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为农产品外销和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色产业如何培育? 盐源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苹果、核桃、花椒等特色种植业。其中,盐源苹果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同时,依托泸沽湖旅游资源,当地民宿经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动了数千农户增收致富。
人居环境如何改善? 乡村振兴离不开基础设施提升。盐源县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升级,全县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100%,4G网络覆盖率达98%以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数万贫困群众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
文化传承如何兼顾?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盐源县在发展中注重保护彝族、摩梭人等少数民族文化。通过举办火把节、转山节等民俗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
如今的盐源县,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从昔日的贫困山区到今天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盐源县的蜕变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的提升上,更反映在群众幸福感的增强中。未来,盐源县将继续走好特色发展之路,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