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至盐源县高速公路作为连接川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动脉,其建设进展始终牵动着沿线居民的心。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关键施工阶段,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关注。
通车时间仍存变数
据最新工程简报显示,凉山盐源高速原计划2024年底建成通车,但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影响,部分标段隧道掘进进度滞后。特别是小高山隧道段遭遇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导致施工方不得不调整支护方案。若后续汛期施工顺利,预计可实现2025年一季度通车目标,但具体时间仍需以官方通告为准。
路线规划三大焦点
该高速起于西昌市经久乡,穿越磨盘山、小高山,终点接入盐源县城北,全长约120公里。争议较大的路线走向问题现已明确:采用北线方案绕避泸沽湖生态保护区,虽增加8公里里程,但最大限度保护了景区生态环境。值得关注的是,梅雨镇互通立交调整为单喇叭设计,可能影响当地物流效率。
建设难题与应对措施
高海拔施工(最高处达3200米)带来的冻土问题正在通过新型保温层技术解决。针对沿线滑坡体发育的地质风险,项目方已投入3.6亿元用于边坡加固工程。此外,为保护大熊猫走廊带,特别设计了两处动物迁徙通道,这种生态补偿措施在国内山区高速建设中具有示范意义。
经济带动效应前瞻
通车后西昌至盐源车程将由现3小时缩至1.5小时,直接激活盐源苹果、核桃等农产品的物流通道。但需警惕旅游旺季可能出现的泸沽湖连接线拥堵问题,建议相关部门提前规划分流方案。沿线乡镇应抓住机遇完善服务区商业配套,避免过路经济现象。
这条承载着脱贫致富使命的交通干线,其建设过程本身就是攻克复杂地质条件的教科书。随着最后攻坚阶段的到来,各方更需在工程进度与生态保护间寻求平衡,让天堑变通途的同时,守护好这片土地的自然馈赠。
© 版权声明
THE END
















